0379-6691 6132  

0379-6693 9589

 

0379-66916132

电话:0379-66916132  / 66939589     传真:0379-66936551
网址:www.lyhhhb.com
邮箱:lyhhgm@126.com
地址:河南省孟津区208国道与大河路交叉口路东

页面版权所有:  洛阳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15037521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洛阳    洛阳昊海.网址

新闻资讯

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

作者:
来源:
2021/11/15 14:11
浏览量
【摘要】:
为全面落实新《固废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关固废监管信息化建设要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生态环境厅着力建设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进行全环节全过程管理。11月11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建设背景及主要功能。

为全面落实新《固废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关固废监管信息化建设要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生态环境厅着力建设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进行全环节全过程管理。11月11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建设背景及主要功能。

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在全国实现了“三个率先”和“三大变革”。率先在全省域推行“电子二维码”管理;率先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在线申报、管理计划在线备案、转移联单在线运行、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和全过程在线监控;率先做到供需双方线上直接交易,以及申报方式变革,变之前的月度、季度、年度事后补报为现在实时申报,解决了底数不清问题。管理方式变革,变过去案发被动发现问题为现在及时预警提醒,解决情况不明问题。服务方式变革,变过去企业主动申报方才纳入服务对象,为通过收集体系建设提供“地毯式”服务做到应管尽管,解决监管盲区问题。为提升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能力、守好安全处置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介绍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建设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修订的《固废法》信息化建设要求以及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近年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全国率先推进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建设背景情况:

一、系统建设依据

一是新修订的《固废法》为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固废法》第十六条、第七十五条明确提出了由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通过建立信息平台、采用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等手段进行危险废物管理的要求。

二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确各地要完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集成智能监控手段,实现对危险废物全过程跟踪管理。

三是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强化危废监管的具体措施。自响水“3.21”事故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工作。去年省委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反馈意见也指出危险废物数据存在“采集准确性、可信度,漏报少报不报”等问题。吴政隆书记作出了有关“拿出危废污染源监管的硬措施,确保从危废产生、存储、运输到处理处置等全过程、全流程、全周期安全可控”的批示要求。

二、全省危险废物基本概况

我省工业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偏重,危险废物产生量长期处于高位,是全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任务重、压力大的地区之一。2020年,全省申报产生危废单位共有4万余家,申报产废量600多万吨,申报单位数和产废量均位于全国前列。危废利用处置能力1500万吨/年,总体能够满足全省实际需求。

同时,我省继续加大涉危险废物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万人次,开展执法检查1.3万余次,办理涉危废案件1000余起,罚款1.3亿元。公安机关累计侦破涉危废刑事案件126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90人,始终保持对涉危废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三、系统建设情况

针对我省危险废物面临的复杂形势,为深入解决危废监管、处置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目标,在全国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坚持“边调研、边试点、边开发、边探索、边推广”的工作基调,积极探索建设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我厅固体处、固管中心、监控中心三家单位积极推进,先后召开厅长专题会议6次、协调推进会67次、地方座谈会15次、现场推进会3次。2020年11月18日系统主体功能上线试运行,今年6月底前全省所有涉危废企业已纳入系统管理,系统数据整体迁移至省大数据中心,于7月10日正式运行。危废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是集危废实时申报、过程追踪、视频监控、提醒预警、自由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业务管理和监督平台。

截至目前,系统企业用户为4.6万余家、危废产生源25.5万个、危废贮存设施6.6万个,转移11.8万批次,转移量147.3万吨。系统日均访问量40多万次、访客数1.5万人、平均停留时间20分钟,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用户使用度最活跃的平台。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强化系统数据运用,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留痕”的完整信息链,为切实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做好信息支撑。

介绍系统主要功能。系统架构为“1+N”(“1”即数据协同管理和智能决策分析智能监管平台,“N”即数据监控、视频监控、工况监控等多维度监控系统),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进行全环节管理,目标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留痕”,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在线申报、管理计划在线备案、转移联单在线运行、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和全过程在线监控,为提升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能力、守好安全处置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系统的特色功能主要包括:

一、危废源头“一网打尽”,确保应管尽管。

根据废物来源建立企业来源、政府来源、应急来源等分类管控机制,从源头上堵住危废监管漏洞。企业来源危废根据危险废物产生量、危险特性和行业特征等实行分级分类申报,改变传统的“月报、季报、年报”申报模式为实时申报,将繁琐的危废数据“化整为零”,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对面广量大的小散源,鼓励地方自建小微收集平台与省系统对接,提供危废辅助申报“环保管家”服务,有效拓展危废收集区域和种类。政府来源和应急来源危废以政府申报为主体,对收缴查获、不明来源、应急处置等存量源危废实行兜底监管,政府部门上传处置方案,将存量源危废逐包装录入系统,做到“清楚申报、规范转移、安全处置”。同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豁免利用处置单位经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后纳入系统,根据设定的豁免流程转移危废,严防“体外循环”。也就是说,今后全省危险废物无论种类多少、数量大小还是来自何处,均纳入系统线上监管,真正做到应管尽管。

二、涉废企业“码上管理”,确保全程可溯

针对各类检查巡查反馈的“危废数据采集准确性、可信度不高,漏报少报不报等”问题,我省下大力气拿出监管的硬措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对全省4万多家涉废企业开展“四清单”、“六环节”和“码上管理”。

建立涉废单位产生源、贮存设施、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和利用处置设施“四清单”,健全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自行利用处置、委外转移、利用处置、利用处置后“六环节”全周期管理机制。将传统的危废标签改为二维码电子标签,从产废端开始所有危险废物按包装建立电子二维码身份证,实现危废全过程“码”上管理的监管模式。任何人员都可通过扫码查看危废各个环节流转过程,实现危险废物“快递式”的全生命周期追溯。

产废环节对危废产生源和包装分别实行绿色、橙色标识(含二维码)编号管理,通过二维码关联设施信息和包装信息,实时记录危险废物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产废企业清楚明白危废“在哪产生、放在哪里,去了哪里”。贮存环节实行贮存设施黄色标识(含二维码)编号管理,每件危废必须扫码入库,系统通过二维码信息,建立从产生到贮存的追踪链条。对重点涉废单位(年产生1000吨以上产废单位及经营单位)的贮存设施出入口、仓库内部、运输通道等关键点位进行视频监控,目前已接入1335家企业视频。自行利用处置环节实行自建利用处置设施绿色标识(含二维码)编号管理,企业通过扫码实现快速填报危废自行利用处置情况,有效防范环境风险。转移环节做到“网上转,全留痕”。

省内转移,产废单位在转移出库时对运输工具开展“五必查”,对车辆及驾驶人运输资质、装载危废适用类别等内容进行检查。经营单位通过手机端“江苏环保脸谱”微信小程序按危废包装扫码签收,拍照上传现场照片,系统自动定位签收地点实际坐标,印证转移联单接收地址是否与拍照地址相符。经营单位超过48小时不扫码签收的,系统自动禁止其他转移行为。另外,为督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国家要求,对企业违反许可条件和污染防治措施情形的,系统将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接收危险废物,防范环境危害发生或扩大。

比如,计划对未按入场分析标准接收危险废物、接收无二维码危险废物或扫码签收弄虚作假以及未按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等行为超过3批次及以上的,系统拟暂停接收危险废物服务功能30天。跨省转移,主动衔接跨省转移审批系统,对接国家危废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危废跨省移出和移入情况。跨省移入危废在贮存前按我省要求制作粘贴橙色标识(含二维码),经营单位清晰了解危废“有何特性、怎么分析、如何处置”。利用处置环节做到“真处理,全闭环”。

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实行绿色标识(含二维码)编号管理,每件危废通过扫码,选择不同编号的利用处置设施,出库完成最终处理。利用处置后环节设置独立申报流程,经营单位按日如实申报再生产品、不按固体废物管理产物、一般固废、次生危废产生、贮存和去向情况,申报信息将与许可信息关联,实行闭环管理。也就是说,在江苏,每袋(桶)危险废物都有自己的“电子二维码身份证”,其停留的每个地方也有“电子二维码”监管。

三、管理部门“智慧监管”,确保风险可控

聚焦危废监管需求,不断拓展“互联网+监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数字化、可视化,非现场、不接触”监管水平。强化数据应用。全面开展系统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深化焚烧设施工况、视频监控和大数据分析等应用能力,对危废利用处置设施不正常运行、危废超期贮存、超量贮存、异常转移等异常情况,根据风险指标评估体系进行相对应的预警与应急响应,实现各类风险即时预警提醒。强化区域监控。建立全省危险废物“一张网”,基于大数据、GIS、可视化技术提供多维度、多层面的危废信息与画面展示,开展可视化分析,包括区域危废分析专题、企业分析评价专题、风险预警分析专题、企业综合监控专题、视频监控分析、数据交换专题等,便于管理人员直观、立体掌握危废的总体情况,实行危废数字化管理。统一指挥调度。

系统纳入省-市-县-乡(镇)共用的生态环境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视频会商、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提升危废执法指挥调度能力及执法精度,切实提高省市协同作战能力。互联融合共享。与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对接,共享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管理计划、申报、转移等信息,实现危废跨省转移联单电子化。对接省化治办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系统,提供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单位信息;与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先锋绿源通”党建联盟结对共建,加强对全省危险废物转移的协同监管。以上“智慧监管”举措能有效化解基层“没人管、不会管”的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建设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实现全省危废产生情况明了、贮存风险低、转移可追溯、利用处置全闭环,切实提升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安全处置水平,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日趋严格的固废监管新形势下,我省将继续推进系统建设,为全国提供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理更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